![](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mamami99/1354941593-248403096.jpg)
金正日(韓語:김정일,1941年2月16日-)是現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1],身兼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等職務,是朝鮮建國領導人(全州金氏)金日成的兒子,母親是金正淑,是著名的抗日女英雄
出生的疑問
根據朝鮮當局的官方資料,金正日在1942年2月16日出生於兩江道三池淵郡的長白山密營,但這個說法受到外界質疑。根據蘇聯的記錄,他是1941年2月16日在伯力附近的維亞特斯科耶軍營出生的,當時父親金日成任蘇聯遠東方面軍獨立第88步兵旅(又稱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營長,這支軍旅由撤至蘇聯的東北抗日聯軍餘部組成。金正日把出生年份報小一年,相信是為了使人認為他是在父親30歲那年出生。金正日幼年時的名字是尤里·日成諾維奇·金(俄語:Юрий Ирсенович Ким),朝鮮名為金正一[2],後改為金正日。
[編輯] 簡歷
金正日1945年隨父親回到朝鮮,先後就讀於培養高級幹部子女的平壤南山幼兒園、南山人民學校、平壤第一初級中學和南山高等中學校,其間曾於1950年10月至1952年11月在中國吉林省就讀。1960年9月,金正日進入金日成綜合大學經濟學系就讀政治經濟學,1964年畢業。
1964年6月起,金正日歷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組織指導部科長、副部長、部長、中央黨務指導員、中央機關責任指導員,朝鮮勞動黨書記局書記,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委員會委員、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常務委員、書記、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代表。1990年12月至1993年4月,他先後擔任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和委員長。
金日成1994年7月逝世後,金正日於1997年10月就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1998年9月、2003年9月、2009年4月連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長。 曾於1975年和1982年兩次被授予「共和國英雄」稱號。1992年4月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帥稱號。他還曾三次被授予金日成勳章並獲得過金日成獎及其他勳章、獎章和稱號。
金正日現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統帥。朝鮮的官方機構經常用「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위대한 령도자 김정일동지)稱呼他。
[編輯] 外交事務
- 金正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晤提升了朝俄關係。
- 2000年,金正日與韓國總統金大中實現戰後第一次北南首腦會晤,他還批准支持允許韓國公司開發朝鮮金剛山,緩和、促進南北關係。
- 金正日曾在1990年代批判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是修正主義。2000年及之後,金正日作為朝鮮領導人三次訪問中國,並讚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了朝中兩國兩黨關係。
- 金正日和美國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在平壤會晤,朝鮮軍方二號人物趙明祿次帥訪問了美國。朝美關係空前緩和。金正日說,朝鮮問題關鍵在於美國放棄對朝敵視政策。堅持對朝接觸政策的柯林頓被奉行對朝敵視政策的小布希代替後,朝美關係陷入了僵局和對立。2004年,朝鮮提出發展核武器,2005年宣布擁有核武器。國際上對其是否擁有核武將信將疑,但普遍認為這使朝鮮陷入孤立。
- 金正日2002年9月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會晤,簽署《日朝平壤宣言》,實現朝日兩國關係正常化。在該次會談中,金正日首次承認了北韓綁架日本人問題,並向日方道歉。
- 首次與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與朝鮮有邦交的國家達到157個。
- 金正日於2010年5月3日訪中國,據說要求中國提供最新戰機等軍事援助。據說金正日被拒絕後臨時取消在北京和胡錦濤一起觀看歌劇《紅樓夢》,匆匆回國[3]。
[編輯] 未正式的傳聞
- 根據朝鮮叛逃人員的說法,金正日1966年進入朝鮮勞動黨組織指導部後,授意策劃或指揮了北韓綁架日本人事件、1983年在緬甸首都仰光刺殺韓國總統全斗煥未遂事件、綁架韓國女演員崔銀姬事件和1987年大韓航空858號班機空難,但這些說法朝鮮政府從來都沒有承認過此事。
[編輯] 西方媒體的報導
金正日和普京於2000年7月19日會面
- 金正日在美國常被作諷刺工具,在美國2004年木偶電影《美國賤隊:世界警察》(Team America - World Police)中,金正日成為策劃恐怖襲擊的主角,配上金正日的是該電影導演及監製TREY PARKER,之後兩年(2006年7月)朝鮮發生核試。
- 近年一直有指金正日中風入院,甚至他已經逝世。不過朝鮮官方電視台於2008年11月2日發出金正日觀看足球賽的照片,但沒有提及照片的拍攝時間及地點,亦看不見足球員或球賽片段。日本富士電視台曾報導金正日長子金正男飛往巴黎,尋找神經外科醫生治療父親。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亦指金正日健康欠佳,但仍能控制大局[4]。2009年8月5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前往北韓與金正日協調釋放被拘留的兩名美國女記者,獲金正日接待,兩人合照的照片顯示金正日雖明顯消瘦,但與柯林頓會談時仍能談笑風生,破除了外界猜測其病重的傳聞[5]。 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
[編輯] 家庭
- 洪一天(第一任妻子)
- 金惠敬(長女)
- 成惠琳(第二任妻子,2003年在莫斯科病逝)
- 金正男(長男)
- 金英淑(第三任妻子,金正日1980年代以來的秘書)
- 高英姬(第四任妻子、在日本朝鮮人,傳聞中2004年病逝)
- 金玉(第五任妻子)
[編輯] 注釋
- ^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
- ^ 「正一」此名的由來,其實是翻譯上的失誤。北韓很早就廢除漢字,因此「Kim Jong-il」的漢字怎麼寫,朝鮮方面並沒有明確公布。而負責為北韓在日本發布消息的「在日朝鮮人總聯合會」,一開始把「Jong-il」譯為「正一」。但另一方面,沒有完全廢除漢字的韓國,在報導相關消息時,在「正一」之外,也使用了「正日」這個名字。直到1980年之後,日本媒體才跟著改為「正日」。
- ^ 訪中求軍援被拒 金正日氣沖沖. 聯合報. 20100617.
- ^ http://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72539
- ^ 小柯訪北韓/柯林頓晤金正日 救記者. 聯合報. 2009-08-05 [2009-08-08].
官銜
前任:
新設
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
1993年-
繼任:
現任
政黨職務
前任:
金日成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1997年-
繼任:
現任
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1997年-
軍職
前任:
金日成
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
1991年-
繼任:
現任
[編輯] 外部連結
- 故事集《偉人——金正日》 朝鮮外文出版社中文版
顯示▼隱藏▲
金日成家族
金正日(韓語:김정일,1941年2月16日-)是現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1],身兼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等職務,是朝鮮建國領導人(全州金氏)金日成的兒子,母親是金正淑,是著名的抗日女英雄
出生的疑問
根據朝鮮當局的官方資料,金正日在1942年2月16日出生於兩江道三池淵郡的長白山密營,但這個說法受到外界質疑。根據蘇聯的記錄,他是1941年2月16日在伯力附近的維亞特斯科耶軍營出生的,當時父親金日成任蘇聯遠東方面軍獨立第88步兵旅(又稱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營長,這支軍旅由撤至蘇聯的東北抗日聯軍餘部組成。金正日把出生年份報小一年,相信是為了使人認為他是在父親30歲那年出生。金正日幼年時的名字是尤里·日成諾維奇·金(俄語:Юрий Ирсенович Ким),朝鮮名為金正一[2],後改為金正日。
[編輯] 簡歷
金正日1945年隨父親回到朝鮮,先後就讀於培養高級幹部子女的平壤南山幼兒園、南山人民學校、平壤第一初級中學和南山高等中學校,其間曾於1950年10月至1952年11月在中國吉林省就讀。1960年9月,金正日進入金日成綜合大學經濟學系就讀政治經濟學,1964年畢業。
1964年6月起,金正日歷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組織指導部科長、副部長、部長、中央黨務指導員、中央機關責任指導員,朝鮮勞動黨書記局書記,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委員會委員、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常務委員、書記、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代表。1990年12月至1993年4月,他先後擔任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和委員長。
金日成1994年7月逝世後,金正日於1997年10月就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1998年9月、2003年9月、2009年4月連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長。 曾於1975年和1982年兩次被授予「共和國英雄」稱號。1992年4月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帥稱號。他還曾三次被授予金日成勳章並獲得過金日成獎及其他勳章、獎章和稱號。
金正日現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統帥。朝鮮的官方機構經常用「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위대한 령도자 김정일동지)稱呼他。
[編輯] 外交事務
- 金正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晤提升了朝俄關係。
- 2000年,金正日與韓國總統金大中實現戰後第一次北南首腦會晤,他還批准支持允許韓國公司開發朝鮮金剛山,緩和、促進南北關係。
- 金正日曾在1990年代批判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是修正主義。2000年及之後,金正日作為朝鮮領導人三次訪問中國,並讚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了朝中兩國兩黨關係。
- 金正日和美國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在平壤會晤,朝鮮軍方二號人物趙明祿次帥訪問了美國。朝美關係空前緩和。金正日說,朝鮮問題關鍵在於美國放棄對朝敵視政策。堅持對朝接觸政策的柯林頓被奉行對朝敵視政策的小布希代替後,朝美關係陷入了僵局和對立。2004年,朝鮮提出發展核武器,2005年宣布擁有核武器。國際上對其是否擁有核武將信將疑,但普遍認為這使朝鮮陷入孤立。
- 金正日2002年9月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會晤,簽署《日朝平壤宣言》,實現朝日兩國關係正常化。在該次會談中,金正日首次承認了北韓綁架日本人問題,並向日方道歉。
- 首次與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與朝鮮有邦交的國家達到157個。
- 金正日於2010年5月3日訪中國,據說要求中國提供最新戰機等軍事援助。據說金正日被拒絕後臨時取消在北京和胡錦濤一起觀看歌劇《紅樓夢》,匆匆回國[3]。
[編輯] 未正式的傳聞
- 根據朝鮮叛逃人員的說法,金正日1966年進入朝鮮勞動黨組織指導部後,授意策劃或指揮了北韓綁架日本人事件、1983年在緬甸首都仰光刺殺韓國總統全斗煥未遂事件、綁架韓國女演員崔銀姬事件和1987年大韓航空858號班機空難,但這些說法朝鮮政府從來都沒有承認過此事。
[編輯] 西方媒體的報導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6/Vladimir_Putin_with_Kim_Jong-Il-2.jpg/200px-Vladimir_Putin_with_Kim_Jong-Il-2.jpg&width=200&height=134)
- 金正日在美國常被作諷刺工具,在美國2004年木偶電影《美國賤隊:世界警察》(Team America - World Police)中,金正日成為策劃恐怖襲擊的主角,配上金正日的是該電影導演及監製TREY PARKER,之後兩年(2006年7月)朝鮮發生核試。
- 近年一直有指金正日中風入院,甚至他已經逝世。不過朝鮮官方電視台於2008年11月2日發出金正日觀看足球賽的照片,但沒有提及照片的拍攝時間及地點,亦看不見足球員或球賽片段。日本富士電視台曾報導金正日長子金正男飛往巴黎,尋找神經外科醫生治療父親。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亦指金正日健康欠佳,但仍能控制大局[4]。2009年8月5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前往北韓與金正日協調釋放被拘留的兩名美國女記者,獲金正日接待,兩人合照的照片顯示金正日雖明顯消瘦,但與柯林頓會談時仍能談笑風生,破除了外界猜測其病重的傳聞[5]。 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金正日 金正日 金正日
[編輯] 家庭
- 洪一天(第一任妻子)
- 金惠敬(長女)
- 成惠琳(第二任妻子,2003年在莫斯科病逝)
- 金正男(長男)
- 金英淑(第三任妻子,金正日1980年代以來的秘書)
- 高英姬(第四任妻子、在日本朝鮮人,傳聞中2004年病逝)
- 金玉(第五任妻子)
[編輯] 注釋
- ^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
- ^ 「正一」此名的由來,其實是翻譯上的失誤。北韓很早就廢除漢字,因此「Kim Jong-il」的漢字怎麼寫,朝鮮方面並沒有明確公布。而負責為北韓在日本發布消息的「在日朝鮮人總聯合會」,一開始把「Jong-il」譯為「正一」。但另一方面,沒有完全廢除漢字的韓國,在報導相關消息時,在「正一」之外,也使用了「正日」這個名字。直到1980年之後,日本媒體才跟著改為「正日」。
- ^ 訪中求軍援被拒 金正日氣沖沖. 聯合報. 20100617.
- ^ http://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72539
- ^ 小柯訪北韓/柯林頓晤金正日 救記者. 聯合報. 2009-08-05 [2009-08-08].
前任: 新設 |
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 1993年- |
繼任: 現任 |
前任: 金日成 |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1997年- |
繼任: 現任 |
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1997年- | ||
前任: 金日成 |
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 1991年- |
繼任: 現任 |
[編輯] 外部連結
- 故事集《偉人——金正日》 朝鮮外文出版社中文版
|